活力季刊第七十五期 電話:(02)2782-2290 E-mail:ciltaipei@gmail.com 傳真:(02)2782-2223 網址:http://www.ciltp.artcom.tw/ 郵政劃撥:50022397 統一編號:48874517 銀行帳號:中國信託(822)2555-4014-1465 戶名: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活力會務大記事 2025/4/1~6/30 P.2-6 活力專文 P.7~9 活力感謝捐款名冊 ~ P.10~11 協會創立 2007/1/21 理事長:吳偉如 總幹事:林君潔 季刊總編:莊棋銘 出刊日期 2025/7/31 115026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188巷13弄4號1樓 (近捷運後山埤站) 活力會務大記事 2025年4月1日~2025年6月30日 一、114年3月27日~6月「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拜會立委)」:本會與多個友團共同拜會各黨立委,尋求支持多年未大修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應符合障權公約(CRPD)以人為本,以障礙者「人權模式」角度給予支持,並積極建構障礙者政策參與。我們分別拜會陳昭姿(眾)、廖偉翔(國)、林月琴(民)、范雲(民)、黃捷(民)、羅廷瑋(國)、劉建國(民)、陳培瑜(民)、蘇清泉(國)、洪孟楷(國)、王世堅(民)、伍麗華(民)等。 二、2025年4月2日「法律扶助基金會來訪」:《法律扶助基金會》的夥伴帶了學官們來認識《身心障礙權利公約》以及司法近用。身心障礙的夥伴從一般社區生活對於障礙者的接觸認知一直到法律層面的保障以及司法近用的部分做了許多說明並且舉了許多處理的案件互相交流。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活動,謝謝基金會的安排。歡迎各界可以跟我們預約。可以安排許多室內戶外的課程,也可以量身打造設計您需要的活動課程內容。 三、2025年4月2日「聯合勸募委員期初督導、外聘督導」:聯合勸募督導委員蔡貞慧老師來訪,督導本會今年度聯合勸募計畫執行概況,並針對方案兩位專職/兼職人員如何搭配與執行給予建議。並在6月12日請林惠芳老師擔任外聘督導給予建議。 四、2025年4月7日、4月8日、4月23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三次國家報告第1輪審查會議-臺北場」:本會辦公室主任莊棋銘、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參加由《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主辦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三次國家報告第1輪審查會議-臺北場」,三場會議,針對不同條文與點次提出建議。以期許國家施政更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並針對第九條可及性/無障礙、第十九條自立生活及社區融合、第二十條個人行動能力、第二十四條教育、第二十五條健康、第二十七條工作及就業等…發表建言。 五、2025年4月12日「2025年一起來逛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吧!」:本會舉辦同儕支持活動,邀請大家參加【一起看展吧! 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一年一度的輔具大展,相約到南港展覽館。當天我們介紹展區亮點,同儕輔具申請跟使用心得。 六、2025年4月17日「國際特赦組織身心障礙權益認識與分享」:本會總幹事林君潔、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參加《國際特赦組織》平等與不歧視之相關議題。其中總幹事分享包含歧視的樣態與種類。教育推廣專員介紹障礙者透過人力與輔具的支持,所呈現的生活狀態,避免因不了解產生歧視。 七、2025年4月19日「⾝⼼障礙者的⽣活可以有多元選擇-⾃⽴⽣活交流座談會」: 本會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受邀分享交織身分議題,以自身為例【從文化交織到制度實踐】作為原住民、障礙者、客家人的「三重身分」,如何在文化與制度之間尋找自己的定位。原民障礙者常常在政策與服務中雙重被排除,並呼籲政府應從交織性角度檢視法規與資源分配,讓服務更適合個別化的生活。 八、2025年4月23日、6月11日「萬國律師團會議」:本會每月定期參與萬國律師團會議討論目前訴訟案件進度,以及交換反歧視法及障權法修法之意見。 九、2025年4月25日「2025東吳X理律-公益法律實踐學生實習計畫」:東吳大學【2025東吳X理律-公益法律實踐學生實習計畫】和本會合作,今年有兩位學生報名(陳聖元同學、胡耘凱同學)實習計畫,由本會總幹事林君潔、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與東吳大學兩位學生先線上面談。希望暑假可更深入的認識障礙者自立生活,期許未來可以透過法律專業協助障礙者。並於6/30進行實體說明會,了解本會業務與辦公室。 十、2025年4月27日「生活交通有限公司-視障者協助技巧進行授課」:本會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接受「生活交通有限公司」的邀請,針對視障者協助技巧進行授課。「生活交通有限公司」為雙北地區復康巴士候補轉介的無障礙計程車車隊,在上線承接在送障礙者服務工作之前,需要事先了解如何妥適的協助障礙者。課程中佳娣利用現場的環境還有計程車輛,進行各種實作的解說。從視障礙者的個別差異、視障的成因與認知環境的方式,一直分享到如何正確引導視障者乘車、如何與視障者溝通等細節逐步拆解說明。活動中也透過視障的特效眼鏡,讓學員切換到視障者視角。透過語音手機,讓司機員利用輔助科技能與視障者有多元與共融的溝通方式。 十一、2025年5月7日「參與社會救助法修法推動聯盟會議」:本會辦公室主任莊棋銘、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參加《社會救助法修法推動聯盟》線上會議,將身心障礙者處境需求納入修法條文。分別在5/7(三)、6/4(三)、7/2(三)參加線上聯盟例行倡議策略會議。 十二、2025年5月9日「障礙者生活環境與居住正義線上工作坊」:本會於Google Meet會議室,舉辦「障礙者生活環境與居住正義線上工作坊」。對身心障礙者而言,居住在無障礙,通行無阻的房屋;以及居住地周遭交通方便、生活機能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不僅影響社區生活所延伸的食、衣、住、行、就學、就業、就醫等需求能否獲得滿足。也跟能否社會共融息息相關。然而,都會區的高房價,鄉村不便的交通,以及無障礙通用設計的不普及,將影響障礙者居住權。而現有的居住政策,如「住宅法」對弱勢群體的居住權保障有哪些?障礙者的居住困境有哪些?以及相應的法定支持與服務有哪些?未來在法律、制度、服務上,如何保障障礙者的「居住正義」?本次工作坊我們很榮幸邀請《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林育如、本會辦公室主任莊棋銘,從「社會倡議」、以及「障礙者觀點」,討論障礙者「居住正義」如何落實與實踐? 十三、2025年5月10日「長照3.0新盼望 2025 Co-living Care共生之家國際論壇」:本會總幹事林君潔、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參與「長照3.0新盼望 2025 Co-living Care共生之家國際論壇」,了解在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關鍵時刻,日本整合醫療、長照與社區支持網絡的創新照護模式「共生之家」,與臺灣長照制度進行交流,作為臺灣日後建構社區照護模式之政策參考。 十四、2025年5月13日、5月17日「司法改革基金會-數位人權法追加會議」: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從友團獲知數位人權法令相關推動計畫,會使數位議題也能融入障礙者需求觀點,避免數位應用對障礙族群歧視,參與相關會議討論。 十五、2025年5月19日「監察院-拜會王幼玲委員」:本會總幹事林君潔、辦公室主任莊棋銘、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與其他障礙團體受邀參加監察委員王幼玲、《台灣牽牛花運動家長協會》發起的會議,一同討論目前台灣社會在人力照護政策、障礙者自主性、家庭關係、長照等議題交流意見。 十六、2025年5月28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三次國際審查會議委員推薦名單」:因應2026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國際審查會議」,《衛生福利部》公開徵求具人權、障權背景的國際審查委員推薦名單。本會與自立生活聯盟共同推薦:麗莎・沃丁頓(Lisa Waddington)、湯姆・莎士比亞爵士(Sir Tom Shakespeare)(具障礙身分)、瑪麗亞・索萊達・希斯特納斯(María Soledad Cisternas)(具障礙身分)、石川 准(具障礙身分)、長瀨修(Osamu Nagase)、黛安•里奇勒(Diane Richler, C. M.)、珍妮特•米格爾(Janet Meagher)、金亨植(Hyung Shik Kim)、奧利佛•劉易斯(Oliver Lewis)、黛安金斯頓(Diane Kingston)、邁克爾•阿什利•斯坦(Michael Ashley Stein)等共十一位。 十七、2025年6月6日「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因應勞動部7/1開始,「合理調整指引」上路,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 受邀出席《勞動部》合理調整推動以及課程建議會議,並在6/19參與第二場。 十八、2025年6月11日「2025東亞性別平等論壇」:本會總幹事林君潔、自立生活專員林巾雅,參與由《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舉辦之「2025東亞性別平等論壇」,邀請來自日本、韓國、臺灣的眾講者,不約而同直指核心「整體社會的照顧及勞動力需求同步提高,過往以家庭、特別是女性為主的照顧模式,已無法因應。」總幹事林君潔於會中提問反應,目前社會整體對於障礙女性之支持仍十分不足,應加強對障礙女性權益之關注,落實平權。 十九、2025年6月12日「沖繩海豚(CIL イルカ)自立生活協會來訪」:沖繩海豚(CIL イルカ)自立生活協會來訪,總幹事蔡抒帆帶領兩位障礙者、四位個人助理,以及其他相關親友來台,並拜會本會進行交流。 二十、2025年6月18日「LINE Bank 連線銀行友善金融服務交流會-視障者場次」:Line Bank針對此次會議非常重視,幾乎是全員出動,也請內部工程師共同聽取視障代表們的建議。那Bank表示有一些功能他們因為技術上的問題還在想辦法克服,由於金管會每半年都會舉辦定期的民間團體與銀行業者座談會,他們也持續聽到類似問題的反應,會持續改善,未來也會邀請會議的參與者,在系統優化後協助測試與回饋。 二十一、2025年6月23日「臺北市自立生活服務開倒車!重障者申請困難重重記者會」:針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自立生活服務申請困難,甚至出現專家委員言詞不當、違反人權的狀況,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等團體,今(23)日上午於台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控訴北市府自立生活政策「開倒車」,呼籲蔣萬安市長立即糾正,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精神。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婦女新知基金會也到場聲援。 二十二、2025年6月23日「民用航空局暨桃園機場公司無障礙交通環境推動小組委員會議」:本會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代表本會民航局會議,當中表達澎湖拒載之相關意見。期以未來國內機場可以讓重障者及重型輪椅上下飛機,不受到阻礙。 二十三、2025年6月25日「114年第一次保險業與身心障礙團體溝通座談會」:本會總幹事林君潔、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參與「114年第一次保險業與身心障礙團體溝通座談會」。主要是保險公司分享成功投保的障礙者案例還有針對障礙者需求設計的保險商品。這次的商品內容,主要是針對 「導盲犬」還有 「電動輪椅」,這類輔助障礙者行動輔具、工作犬所設計的。 而另一個部分則是總幹事林君潔提出,是針對個人助理在工作中責任保險,若個人助理執勤中有提供責任保險,不慎導致使用者或其他延伸的財務損失或傷害,由承辦的保險公司提供理賠上的支持,讓個人助理在工作中能更沒有後顧之憂。但目前保險業者覺得這個議題較為陌生,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資訊去設計相關商品。若個人助理的制度,無論是法律上的定位或工作型態能有更具體的輪廓,甚至是參考國外資料,才能去著手設計符合需求的商品。 二十四、2025年6月27日「多扶接送-友善店家待客培訓」:本會教育推廣專員袁佳娣於6/27、7/7兩日接受多扶接送的邀請,前往基隆為當地的友善店家輔導員進行課程分享。該輔導員為協助基隆店家,打造「公平待客」的服務環境而培訓障礙者,讓障礙者對多元障別的了解,並能提供店家精準且恰當的服務指引,因此邀請袁佳娣針對自身的購物經驗、視障者的協助技巧、如何與店家溝通自己的需求等進行分享。 課程內容較貼近生活,因此學員也會回饋自己的經驗與想法。期待透過這兩次分享,能讓參與的輔導員與店家交流的過程中,使店家更認識障礙者,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十五、2025年6月28日舉行「第七屆 第一次 會員大會 暨 理監事改選暨會議」:共26位會員出席大會(含委託書)。共九名理、監事出席。並審理相關會務、財務、決議案由等。感謝各位會員踴躍出席,並謝謝續任、新任、卸任的理事與監事的付出。 第七屆 理事、監事名單參閱網址:http://www.ciltp.artcom.tw/ap/cust_view.aspx?bid=2044 二十六、2025年6月30日「我們的國家不喜歡洗澡了‼ 自立生活開倒車髒兮兮系列記者會」:6月23日多位障礙者與人權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 因為劉于濟先生事件,進而揭露自立生活服務審查制度對障礙者的輕視與不合理對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獲得多位立法委員、團體代表的支持,呼籲《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應盡速修法,落實《CRPD》精神。 令人震驚的是——記者會剛過三天,我們台北市使用個人助理服務的身心障礙者們就收到line的通知,原本個人助理服務表單中的「沐浴清潔」項目,將於7月1日起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清潔盥洗/擦澡」選項。洗澡,是基本生活的一部分,不應是奢求;不該被行政手段「悄悄降格」成模糊不清的「擦澡、清潔」服務。這樣的變更不僅未經使用者說明與諮詢,更令人質疑政策的動機與方向。 因此本會與多個聲援團體,在6/30當天發起線上記者會,並感謝 立法委員:劉建國委員、 陳昭姿委員、 范雲委員等上線支持。 【交織身分的我們,在多重身份中成為完整的我】 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自立生活主任/Yukih.Pupuy ▍交織身分的存在與重要性:原住民障礙者為什麼需要被看見   在臺灣,障礙者在政策倡議中的聲音常常被淹沒,不僅容易被專業人員或照顧者取代發聲,更因此忽略了障礙當事者的真實需求。這樣的代言機制反映在服務設計上,使實際需求與政策之間產生落差,也讓社會對障礙者產生許多誤解。   原住民障礙者則是「邊緣中的邊緣」,更需要被看見與討論。從歷史脈絡來看,原住民文化深植於臺灣土地,是構成臺灣多元文化的重要根基。然而,在原住民族群中,障礙者的身影長期被隱沒,歷史資料中鮮少出現他們的生活樣貌。我們甚至無從得知,早年那些原住民障礙者是如何在族群中生存的?因此,當我們談交織身分,原住民障礙者的處境必須被納入討論,讓那些尚未被看見的需求得以被正視與回應。   然而,政府往往以「齊頭式平等」來處理問題,忽略了多重身分交錯下的特殊處境。兩個身分重疊,並不代表資源重複,而是需要更精準的評估與支持。以偏鄉原住民障礙者為例,交通費與交通可近性就是核心議題,但這些問題常被忽略,只因「交織身分」尚未被充分認識與理解。   關注交織身分,不只是追求代表性,更是推動結構性改變、邁向實質正義的基礎。本文希望從原住民障礙者的處境出發,去發現並看見那些被忽視的現實。 ▍歷史、文化與社會:原住民障礙者的處境如何被形塑   臺灣歷史的軌跡從荷蘭人、漢人勢力到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原住民族不斷被迫遷移至偏遠地區。1950年代,政府對原住民運動的壓制,使得原住民族失去土地與資源,也讓原住民在長期結構性壓迫下,難以與主流社會建立平等關係。這不只是歷史創傷的延續,更深刻形塑了當代原住民的社會地位,包括文化的邊緣化與資源分配的不公。   1984年,「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首次提出以「原住民」作為官方稱呼,反對過去歧視性的用語,主張各族群應保有文化自主與自治權利。這場運動不僅是歷史傷痛的回應,更是意義深遠的自我認同行動。   然而,當時政府對此充滿疑慮,視為社會分裂,誤解原住民族的主張為驅逐與破壞和諧,進一步加深了文化對立。原住民障礙者在這樣的歷史與政治脈絡下,始終處於被照顧與被保護的位置,醫療與照護資源的稀缺,讓許多障礙者夭折或被迫藏匿於家庭之中,只能以「求生」的方式活著。   雖然近年來障礙環境逐漸改善,但偏鄉與部落地區對「無障礙」的認識仍舊不足,迫使許多原住民障礙者離開家鄉,前往城市或寄宿學校就讀,尋找可能「求生」的機會。部分家庭甚至為了陪伴照顧,舉家遷移。這樣的遷移,帶來與文化的斷裂與疏離,讓不少原住民障礙者逐漸遺忘家鄉的樣貌。   在城市生活中,他們也面對著雙重甚至多重的歧視。例如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的差異,讓人感到格格不入。像我小時候,第一次看到電梯不知道該怎麼用,看不懂按鈕上的數字,只能亂按,被同學笑「怎麼那麼笨」;但說到怎麼爬樹、哪裡有鳥巢,我卻可以清楚說出來,因為那是我熟悉的生活。這些細微卻真實的落差,正是身分交織的日常寫照。 ▍在多元交織中,尋找完整的自己與未來的社會   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例,文化與生活差異所帶來的挑戰從來不只是抽象概念,而是具體可感的制度落差。例如:對多數障礙者而言,無障礙接駁車的費用尚可負擔,但對我而言,從城市回到部落,單程可能就要兩千五百元,來回就高達五千元。   在學校中,我同時擁有原住民與障礙者的身分,卻只能擇一申請補助。因為家人不了解制度的差異,選擇了障礙者身份就學,導致我在「鄉土課程」中學母語時,居然還要自費,老師甚至不是原住民,只用羅馬拼音教學。這些細節堆疊出文化斷裂的現實,也顯示制度如何在交織身分者的生活中產生排擠。   其實,「交織」涵蓋的不只是障礙與族群,更可能涉及性別、階級、宗教、文化與經濟等多重面向。曾有公部門人員問:「那是不是原住民婦女、LGBT障礙者、新住民障礙者,也都要特別討論?原住民又有16族群,是不是也要逐一分析?」我認為,討論交織並非要將人分得更細,而是為了問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怎麼讓每一個人,都能好好的生活。   在這樣多元的認同與視角中,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不容易。而政府的角色,就是要協助處於交錯不利處境中的人們,獲得實質平等。以聽打服務為例,雖然原本是為聽障者設計,但我們後來發現,心理社會障礙者、長者,甚至是語言學習者,都可能因此受益。這樣的服務,不該只針對特定族群,而應回應「個別化需求」這正是《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中所強調的精神。   交織的身分,不該是我們被切割的理由,而應是我們被看見、被理解、被支持的起點。從個人出發,擴展到制度與社會,讓我們在多重身分中,成為完整的自己。 本會徵文:舉凡障礙者生活層面經驗分享、障權議題…等,皆歡迎各界(特別是障礙者本人)來信投稿(約一千至三千字左右)。基於組織調性,謝絕勵志、違反平權言論文章。 西元2025年(民國114 年度) 4月~6月份捐款名錄 捐款日期 捐款個人/單位 捐款用途 捐款金額 中華民國114年4月1日 王修梧 捐款 3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日 財團法人佛教佛乘宗基金會 捐款 100,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日 公益信託佛乘宗弘法基金 捐款 100,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日 社團法人中華佛乘宗法界弘法協會 捐款 100,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2日 林君潔 捐款 2,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3日 王孝家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5日 日本主流協會 捐款 393,773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0日 徐毓婷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0日 韋長億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0日 潘寧馨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2日 王詠淨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4日 Tiffany Jiang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6日 千日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捐款 2,003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7日 周婷伃 捐款 1,001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17日 郝天行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21日 江沛琪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21日 林君潔 捐款 4,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25日 葉祐宏 捐款 1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25日 李柏翰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4月27日 吳欣泰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日 王修梧 捐款 3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3日 王孝家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5日 莊棋銘 捐款 1,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6日 吳明蘭 捐款 50,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6日 梁予芊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0日 徐毓婷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0日 韋長億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0日 潘寧馨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2日 王詠淨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2日 陳淑蕙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3日 林君潔 捐款 6,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4日 Tiffany Jiang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17日 周婷伃 捐款 1,001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0日 善心人士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1日 江沛琪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1日 蘇稚婷 捐款 3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2日 趙正媛 捐款 5,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3日 徐婉毓 捐款 1,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5日 葉祐宏 捐款 1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5日 李柏翰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5月27日 吳欣泰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日 王修梧 捐款 3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3日 王孝家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3日 林君潔 捐款 6,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6日 梁予芊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0日 徐毓婷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0日 韋長億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0日 潘寧馨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0日 林君潔 捐款 6,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0日 善心人士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0日 余明哲 捐款 1,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1日 蔡心萍 捐款 1,1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2日 王詠淨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2日 福永英司 捐款 1,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4日 Tiffany Jiang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4日 壽司捲 捐款 25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7日 周婷伃 捐款 1,001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18日 千日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捐款 2,956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21日 江沛琪 捐款 2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22日 石小姐 捐款 2,0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24日 林君潔 捐款 2,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25日 葉祐宏 捐款 1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25日 李柏翰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27日 吳欣泰 捐款 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6月28日 蘇稚婷 捐款 562元 本季捐款總計新台幣805,247元 感謝以上個人、團體捐款!!! ~~~也歡迎各界繼續支持我們喔~~~ 捐 款 資 料 戶名: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郵政劃撥:50022397 銀行帳號:中國信託(822)2555-4014-1465 電子發票捐款碼:1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