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捐款專區

  • │想贊助│您支持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可以到以下網站

    點這裡




    ◆劃撥帳號:50022397
    ◆戶名: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
    ◆匯款捐款:
    郵局代號:700(南港昆陽郵局)
    帳號:0002612-0476301
    ◆電子發票捐款碼:1210203
    社團法人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QR-code


:::* 瀏覽位置:首頁 > 本會文字報導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本會文字報導


身障者防災變 籲注意障別多元

  • 發佈日期:2013-08-27
  • 照片說明文字【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

    家長們在颱風天為孩子奔走找電源,就是希望依賴維生系統的身障小朋友能活下去。27日身障者與家屬在公聽會中提出在災害期間遇到的種種困境,雖有專家提出救災建置平台,也實地前往社福機構普查,但身障者認為學者非需求者,許多身障者實際遇到的問題一般人難以想像,因此身障者呼籲政府重視不同障別多元性,並將每個障礙者視為獨立個體。
    為了提供身障者災害應變救助,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研究技師蕭景燈,介紹災難資訊管理平台Sahana,可將各地物資與需求上網登記,再到網路平台上媒合。藉此,Sahana可以因應特殊障別需求,將對的資源送到對的地方。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以災害潛勢圖跟機構地理位置進行套疊,找出可能有淹水或坡地災害風險的社福機構,提供事前救災資訊。

    然而,許多身障者與家屬都認為,目前學界、政策上的幫助與實際情形尚有落差,針對國家實驗研究院的調查,千障權益行動聯盟張宗傑回應,身心障礙者種類多元,不能僅考慮機構。專家並非身心障礙者,不能僅靠「想像」救災。身為身障者,張宗傑認為,救災體系裡須有身心障礙者代表,可透過其網絡資訊,將身心障礙者的需求建立一套成完整系統。

    台北市智障家長協會委員潘于岡身為身障者家長,他說,蘇力颱風讓他們家斷電,孩子差點因此送命;台灣歡呼兒協會理事周淑菁也提到依賴呼吸器、氣切的障礙者,在颱風天都會遇到類似的困境,她曾因為醫院沒有移動電源,要女兒在急診室憋氣,而她自己則在醫院裡狂奔找電源。她認為,政府部門應重視身障者維生設備與不斷系統的建置。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權利,我希望不要把身障者和家人綁在一起,這樣會累死家人!」專門協助障礙者自立生活,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理事長賴宗育就提到,因本身患有肌肉萎縮,在颱風天因照護員放假都無法自己吃飯,洗澡。賴宗育期待政府不要忽略各種多元障別的獨特性。

    殘障聯盟專員林恩淇指出,聯合國已開始調查該如何降低身障者災變所面臨的風險。台灣目前98.3%的身障者住在社區而非機構,政府應針對聽障、視障、身障等各種障礙與其他行動不便者進行防災演練、救災技巧、救災設備等準備,且不應預設障礙者有家庭照顧者支持。

    針對各身障團體提出的意見,消防署主秘馮俊益表示,目前已在進行災害防救計畫,將會把民間團體的意見反映給相關單位,做進一步的處理。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李美珍也說,Sahana系統是非常有效的救災系統,將善加利用。另外,政府單位目前已有規劃災害系統建置,將會針對特殊障別進行防災演練。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